我所见到的选举
作者简介
田广凤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莫桑比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港澳台事务司大使。
不惧怕监督选举,除了满足想来挑点毛病的白人观察团外,还主动要求许多国家和驻莫桑比克的外交使团随便到各个投票点去观察选举情况。看得出,多年执政的解阵党对选举信心十足,都来吧!不怕!有信心获得胜利。
那么解阵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呢?原因在于解阵党内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使解阵党重新获得了生机与活力,赢得了老百姓的心。
莫桑比克自1975年获得独立后解阵党便开始执政,奉行激进的国有化政策。党纲规定,解阵党是马列主义的先锋党。党纲一公布,很快资金外逃,专业人才流失,国家的经济每况愈下,人们的生活远不及独立前的殖民统治时期。
祸不单行,接着内战爆发,受到西方国家和南非支持的抵抗运动与解阵党政府爆发了内战,一度抵运的武装力量部队已经兵临马普托城下,但此后内战的双方互有胜负,战事处于胶着状态。
后来在一些国家的调停下,双方于1992年签署了和平协议。抵抗运动成为合法政党,并将通过全民选举与执政的解阵党争夺国家领导权。
在和平协议签署后举行的第一次全民选举中,曾经交战的双方可以说旗鼓相当,解阵党仅以微弱优势获胜。
解阵党痛定思痛,决定对党内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目标是重新赢得全国百姓的广泛支持。
莫桑比克议会
报名参选的人会很多,一个党的基层支部里报名参选的就可能有几个候选人,接着由解阵党支部进行无记名选举,从众多的候选人中选出一名候选人,再把候选人上报上一级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再从各个支部报上来的候选人中选出一人,以此类推,直到解阵党中央委员会从最后的两名候选人之中选出一人作为全党的候选人为止。
在候选人参与的各级选举中,所有的候选人都要准备政纲、现场演讲,虽然都是本党同志,但争夺得相当激烈。虽说是解阵党内的选举,但会引起全国的选民注意,从中也了解到了解阵党候选人的大体情况,实际上先通过党内的初选,扩大了解阵党候选人在本选区、本市的影响力,使得选民们先入为主。
在解阵党对各级候选人产生的办法进行改革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此后的历次选举中,解阵党越战越勇,同主要反对党抵抗运动的选举差距越拉越大。
解阵党这种自下而上产生候选人的办法获得了党内认可。如果想取得基层党员的信任,那么你平时就要多同基层选民接触、沟通,认真听取选民的意见,为选民办些实事。一句话,眼睛得盯着下边。如果脱离了群众,政治上的前途也就等于断送了。
莫桑比克进行的几次市政、议会和总统大选,都进行得相当公正、透明、民主、自由,虽然如此,但并没有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同,反而使他们担忧起来,对经过他们一手扶植起的主要反对党抵抗运动的表现自然不满意,对在阳光下选举出来的选举结果也不停地戳戳点点,认为莫桑比克的政治力量对比已经失去了平衡,反对党已经失去了制衡执政党的能力,对莫桑比克的一党独大深感忧虑,担心莫桑比克会走向一党政治。
你不得不佩服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客,无论在任何时候,他们始终牢牢地控制着道义的制高点。他们历史上曾大肆向海外扩张,占领了大片的殖民地,贩卖奴隶,对殖民地国家的土著居民进行疯狂的屠杀,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我们的国家也深受其害,八国联军大摇大摆地进了北京,疯狂地掠夺祖宗留下来的国宝,奸淫掠夺,放火烧了圆明园,时至今日仍然还是一片废墟,在萧瑟的秋风中向国人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耻辱。
如今的西方人又高喊着民主自由,就像一块遮羞布举在小国穷国人们的头上,摇着这块遮羞布高声呐喊自由民主,但对公正选举出来的结果又不满意,他们究竟要什么呢?要的是势均力敌,最好是两败俱伤,便于控制,实现它们在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为本国的发展服务。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做得尤其露骨,采用的办法也不怎么高明,听话就给钱,反之就停止援助。
现在出现了一种趋势,由于多数发达国家都比较小,总体实力都在下降,单个国家已经成不了大事!但他们心气仍然很高,还沿用当年的方式,继续着他们的春秋大梦,但毕竟今非昔比了,因此他们采取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策略,联合起来对付某一个他们认为不听话的国家,以达到他们的各自目的。
因此他们往往使用抱团壮胆的策略,共同去找驻在国政府,一帮子人抬着一根大棒子,另一伙人则怀揣巧克力,轮番进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种策略往往奏效,至少会有点收获。试想一二十个国家的外交官就某一件具体的事儿共同去找驻在国政府,对后者是有压力的,况且他们都是拎着棍子和提着巧克力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政府内心里百个不情愿,也不得不做点姿态——让步。
对莫桑比克的选举就是一例,选举的结果失去了平衡,这已经不符合他们那些国家的利益了,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弹丸小富国甚至以停止援助来要挟。
非洲各国的选举五花八门,使出的解数连想都想不到,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拍摄的国民议会大楼
我在几内亚比绍见到的选举那可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其滑稽的程度不亚于观看一场有趣的“小品”表演,让人捧腹大笑。参加这种选举活动的人们载歌载舞,就如同过节一样。
我去竞选会场观看时,着实令人眼界大开。只见参选人一只脚踏在刚刚被杀死倒地的牛身上,两只手分别将一瓶啤酒和一罐可乐高举过头,空中高喊:“牛肉!啤酒!可口可乐!快来呀!口福!”看来他已经在那里坚持很久了,声音都有些沙哑了。过路的人们迅速地围拢过来,候选人极其兴奋地高喊道,如果他当选,一定会给人们奉献上更多的牛肉。竞选人还在滔滔不绝,围观的人们早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们此次前来不是倾听他发表的竞选宣言,而是纷纷抽出自家事先准备好的剔肉刀,向倒地的牛冲了过去。一阵乱砍,那头牛被分割殆尽,牛身边的几箱啤酒可乐早已不知去向。
此时的演讲者竟成了袖手旁观者,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参与集会的人们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地拎着血淋淋的牛肉走开了,还没等到家,啤酒和可乐就被享用殆尽。
至于是否投那位提供牛肉候选人的票就另当别论了。因为选民们又开始到其他选点看其他候选人会给他们提供什么吃的或用的。
在那里没有“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文化基因。还有个现象也很有趣,我在几比时,每遇选举,候选人多如牛毛,政党就如雨后春笋,每天都在增加,一个三口之家就可组建一个政党。
你无论同哪一个政党交谈,没有一个政党不说自己的党会获胜的,包括三口之家组建的政党也会一口咬定,他们家的政党将会胜出,而且毫无悬念。
-end-
文章来源 |《走进非洲》
作者 | 田广凤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